「环京赛」环京赛为什么不办了
环京赛
环京赛为什么不办了
2012环北京自行车赛测试赛为什么都是外国人?因为这是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四大职业巡回赛之一。注意,是职业巡回赛。环北京,此处北京仅是地点。咱国家自行车赛手级别还不够,本来没有资格参加,但作为东道主,也参赛了 。 依照国际自行车联盟的规定,作为世界顶级的环京赛仅允许超级职业车队参赛。中国目前尚没有这一级别的车队,但因为有东道主之利,中国国家队被获准参加环京赛。
因为这是国际自盟最高级别的赛事了,聘请的都是在环法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摩托车手。 这次中国有三名车手参加 ,他们是徐刚,焦鹏达和刘彪。 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吧!

因为这是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四大职业巡回赛之一。注意,是职业巡回赛。环北京,此处北京仅是地点。咱国家自行车赛手级别还不够,本来没有资格参加,但作为东道主,也参赛了 。 依照国际自行车联盟的规定,作为世界顶级的环京赛仅允许超级职业车队参赛。中国目前尚没有这一级别的车队,但因为有东道主之利,中国国家队被获准参加环京赛。
因为这是国际自盟最高级别的赛事了,聘请的都是在环法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摩托车手。 这次中国有三名车手参加 ,他们是徐刚,焦鹏达和刘彪。 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吧!
因为这是国际自盟最高级别的赛事了,聘请的都是在环法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摩托车手。 这次中国有三名车手参加 ,他们是徐刚,焦鹏达和刘彪。 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吧!

环青海湖和环北京赛事的区别2011年首届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是与环法自行车赛同级别的国际自盟(UCI)最高级别赛事,将于2011年10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该项赛事是国际自盟世界巡回赛在亚洲的唯一一站,将在北京连续举行4年。作为与环法同等级的公路自行车赛事,环京赛可以保证世界上前18支职业自行车车队的参与,届时包括世界排名第1、6、12的九十多名车手将来京参赛。 承办公路自行车赛,首先要满足的就是高标准的赛道条件:合格的赛道必须保证连续完整超过25公里6米宽的柏油马路,同时在骑行线路中必须包括城镇、乡村、山水和湖泊等完整的景观。除老牌欧洲国家外,亚洲国家中符合这样赛道条件的寥寥无几。赛道达标只是办赛的基础,田禾说,公路自行车赛电视转播必须进行空中拍摄,而这需要通过国家军方的允许,如此高的安全指数,需要政府的支持。有了硬件保障和政府支持,接下来就是考验赛事组委会“财力”的时刻,田禾告诉记者,顶级公路自行车赛的花费显然不是每个主办方都能承担的。以电视转播为例,“航拍”是公路自行车顶级赛事的必要要求,需要动用专业的航拍飞机,仅此一项费用就要几百万元。 全球每年要举办900多个高水平自行车赛事。不过,国际自盟旗下的顶级赛事却只有27项。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只是经过国际自行车联盟批准,环湖赛为2.HC级,是亚洲顶级赛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的这个由于客观硬件条件的落后,所以只是低级别的赛事。

2011年首届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是与环法自行车赛同级别的国际自盟(UCI)最高级别赛事,将于2011年10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该项赛事是国际自盟世界巡回赛在亚洲的唯一一站,将在北京连续举行4年。作为与环法同等级的公路自行车赛事,环京赛可以保证世界上前18支职业自行车车队的参与,届时包括世界排名第1、6、12的九十多名车手将来京参赛。 承办公路自行车赛,首先要满足的就是高标准的赛道条件:合格的赛道必须保证连续完整超过25公里6米宽的柏油马路,同时在骑行线路中必须包括城镇、乡村、山水和湖泊等完整的景观。除老牌欧洲国家外,亚洲国家中符合这样赛道条件的寥寥无几。赛道达标只是办赛的基础,田禾说,公路自行车赛电视转播必须进行空中拍摄,而这需要通过国家军方的允许,如此高的安全指数,需要政府的支持。有了硬件保障和政府支持,接下来就是考验赛事组委会“财力”的时刻,田禾告诉记者,顶级公路自行车赛的花费显然不是每个主办方都能承担的。以电视转播为例,“航拍”是公路自行车顶级赛事的必要要求,需要动用专业的航拍飞机,仅此一项费用就要几百万元。 全球每年要举办900多个高水平自行车赛事。不过,国际自盟旗下的顶级赛事却只有27项。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只是经过国际自行车联盟批准,环湖赛为2.HC级,是亚洲顶级赛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的这个由于客观硬件条件的落后,所以只是低级别的赛事。

公路自行车的运动项目概述最早的自行车比赛是1868年在法国圣克劳德公园内举行的。1892年由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美国的一些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发起,组织了国际自行车运动协会,这是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前身。1893年组织了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1895年组织了首届世界职业自行车锦标赛。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自行车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00年4月14日成立了国际自行车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国际自行车联盟总部设在瑞士艾格勒(AIGLE)。早期发展早期的自行车运动主要在欧洲、美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展。在运动成绩方面,欧洲选手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选手曾一度垄断了世界纪录和世界最好成绩。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澳大利亚以6枚金牌的绝对优势改写了欧洲在奥运史上自行车运动的垄断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山地车越野运动出现于法国,并逐渐在欧洲流行。首次山地车赛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市举行的。1991年首次举行世界杯赛。19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又兴起一种新的自行车运动:小轮车。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建立了最早的小轮车组织。1981年4月国际小轮车联盟正式成立。1982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小轮车锦标赛。1993年小轮车正式成为自行车运动大家庭的一员。2003年12月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小轮车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奥运发展史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自行车项目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在奥运会发展的初期阶段,只有场地、公路两个分项的比赛。而且在小项的比赛距离和成绩统计上变化较大。在20世纪20~40年代,场地、公路自行车比赛设项都相对趋于规范;20世纪50年代之后,国际自盟对奥运会自行车比赛的项目设置、竞赛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同时,在奥运会上增设了赛事质量高、受观众喜爱的、比较成熟的竞赛项目,如:山地越野赛、小轮车项目。从奥运会自行车设项表中可以看到,当代奥运会自行车比赛既有传统项目,也有现代新兴项目,并且比赛项目和竞赛方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状况自行车运动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第1届全军运动会首次将自行车列为比赛项目。1959年我国自行设计并建成了第一座自行车赛车场——龙潭湖赛车场。从此,我国有了真正意义的场地自行车比赛。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成立于1963年,1979年加入国际自行车联盟。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科学训练,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运动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后,在悉尼奥运会上,姜翠华在500米计时赛中获得了铜牌,实现了我国自行车项目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2002年8月世界杯第五站比赛中,江永华以34.00秒的成绩打破500米计时赛的世界纪录;在雅典奥运会上又以34.12秒的成绩夺得500米计时赛的银牌。我国男子项目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自1994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加入亚洲自行车联合会以来,我国男队便失去在亚洲的优势。通过全国自行车界的努力和国际比赛的锻炼,我国男子自行车项目重整旗鼓,出现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公路个人计时赛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单独出发,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成绩优劣排名。该项目在奥运会的比赛距离:男子40~50公里、女子20~30公里。运动员在出发前15分钟到检录处报到,并检查比赛装备。由同一名裁判员扶车。比赛中,运动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领骑。在超越与被超越过程中,运动员不得进入对手左右2米,前后25米的空间。随队车辆也必须服从有关行车规定。如果运动员的车辆出现故障,可自行处理故障或由跟随的器材车进行处理。公路个人赛比赛通常选择路面有起伏和斜坡等各种地形变化的公路上进行。比赛时,运动员在起点线前集体出发,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进行排名。比赛距离通常为:男子220~250公里、女子100~140公里。运动员必须于赛前15分钟在集合地点进行签到。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进行一些帮助,如转借或者交换食物、饮料、工具和配件。但是,运动员之间禁止互相推行。如发生,取消比赛资格。比赛中行进的队车要遵守裁判员的指挥,只有得到裁判长的批准后,才能超越运动员队伍。运动员的赛车在比赛中如出现故障,可以从本队的器材车、公共器材车上或收容车上获得帮助。奥运会期间,修理或更换车轮或赛车等,也可在固定修车点上进行。补给区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只能由本队工作人员徒步完成。在赛程的前50公里和进入最后20公里后,不得进行补给。奥运会上,补给的时间和地点由国际自盟根据赛道情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赛道规格公路个人计时赛:一般选择路面比较平坦,整个赛道起伏较小的路段。赛道要安全,并有完好的路段标志。每隔5公里,要标明运动员所剩下的骑行距离。在上坡的路段,每公里都要有标志。比赛开始后,路段只能由运动员和尾随的器材车以及裁判车辆使用。在起点附近,组委会还必须提供一个至少800米长的环行路段,作为运动员的热身区域。如果赛道为双向行驶路段,赛道中央必须设置隔离带。转折点要放置转折标志。在比赛的起点线上要设置运动员出发台。出发台前方要放置倒计时钟提示运动员出发。所有运动员要根据预先排定的出发时间从出发台上起跑。终点线要设置电动计时压条或光电感应计时设备。终点处还应有三维终点摄像设备和电子显示屏。在起点处还应设有运动员休息准备区和检录、验车区域,以及裁判员工作区域。公路个人赛:比赛一般选择在有各种地形变化的赛道或在环行公路上进行。路面可有起伏和斜坡,路面宽度一般不能少于6米。起、终点路面的宽度不得少于8米。终点前至少有不短于500米的直道,终点线后的缓冲段有不短于100米的直道。起、终点可以设在同一地点。赛道上要设置固定的比赛指示标牌:从起点处开始标明0公里,50公里和最后的25,20,10,5,4,3,2公里。在距终点最后1公里处要有明显的红色标志。终点处要有“终点”字样的横幅。此外,还要标明以下距终点线的距离:500米,300米,200米,150米,100米和50米。如果比赛是在一个环形路段上进行,还要为运动员指示完成比赛的剩余圈数。如果选择环形赛道作为比赛路线,环行赛道的周长最短不得小于12公里。根据比赛距离和赛事的实际情况,在比赛赛道上可以设置补给区域。补给区的要求:有明确的标志标明补给区的开始和结束点,还要有足够长的距离以保证运动员能顺利地得到补给。在比赛的起点区域,还应设置运动员的出发签到区和车辆检查区域,以及裁判员工作区域。器材要求赛车的规格与要求:自行车全长不超过185厘米,宽度不超过50厘米,重量不少于6.8千克。车座长度应在24至30厘米之间,中轴与地面的距离应在24厘米与30厘米之间,自行车前后轮直径必须相同。车轮的直径:最大70厘米,最小55厘米。此外,场地自行车不能使用活飞轮、变速器和刹车装置。参赛装备:在比赛中,运动员要穿带袖的骑行服和短裤,可以是连体的。短裤的裤边应当在膝盖以上10厘米。在公路比赛中,运动员穿的风雨衣必须是透明的或符合该项目比赛的防雨服。运动员必须戴安全头盔。参赛标识及规格:通常号码布和号码牌要用白色底板,黑色字样。而且,字体、布底和车牌的大小,要符合规则的规定。 公路自行车赛的顶级赛事主要是三大自行车赛,分别是每年五月的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简称GIRO)、每年七月的环法自行车赛(简称Tour)以及每年九月的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简称Vuelta),但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的环法国公路自行车赛,始于1903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比赛一般在每年的七月举行,参加比赛的选手在23天的时间里,完成21个赛段。总骑行距离长达三千多千米,途中还要翻越高耸的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比赛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整个比赛路线沿途风景如画,选手们不时穿越一个个美丽的乡间小镇,而这一切正是环法自行车赛的魅力所在。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首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京赛),于2011年10月5日至9日在北京成功举行,该项赛事是与环法自行车赛同级别的国际自盟(UCI)最高级别赛事,也是国际自盟世界巡回赛在亚洲的唯一一站。 在赛事级别、参赛车手水平方面比肩环法、环西、环意三大赛。比赛分为5个赛段,途经北京市区和远郊区的9个区、县,比赛路线总长614.3公里。 该项比赛深受全世界众多自行车爱好者的热爱,包括目前中国领先的专业运动自行车品牌UCC,曾连续四年赞助并协助举办此项赛事。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UCC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于2008年创办,历经近8年的发展,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全国十余个城市举行了数十站比赛,车友参与达到数万人次。UCC联赛凭借着独具特色的赛道设计、周密严谨的组织保障和广泛传播的“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核心理念,赢得了全国各界车友的品质口碑。每年的UCC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中西安城墙赛都是万众瞩目的揭幕战。自创建之初就以明城墙为特色的UCC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西安站,已成为西安自行车文化的代表,不仅因为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经典地标,更因为独特城郭赛道而成就中国自行车赛事中唯一的“古典赛”。拥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墙上颠簸不平的赛道,对骑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独特的骑行体验。城墙赛岁月洗礼与古典模式的独特魅力,让越来越多的骑友充满期待,同样也是国内众多高手每年参赛的必选项。
1868年5月31日法国的圣克劳德公园举行了自行车比赛,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自行车比赛。1893年举行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1895年举行首届世界职业 场地赛 在赛车场进行。赛车场为椭圆盆形,跑道用硬木、水泥或沥青筑造,跑道周长分400米、250米和333.33米,其中333.33米为国际标准场地。跑道宽5~9米,弯道坡度25~45度。所用自行车应为7飞轮,不得安装变速装置和车闸。奥运会比赛项目有追逐赛、计时赛、计分赛、争先赛。

概述最早的自行车比赛是1868年在法国圣克劳德公园内举行的。1892年由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美国的一些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发起,组织了国际自行车运动协会,这是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前身。1893年组织了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1895年组织了首届世界职业自行车锦标赛。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自行车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00年4月14日成立了国际自行车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国际自行车联盟总部设在瑞士艾格勒(AIGLE)。早期发展早期的自行车运动主要在欧洲、美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展。在运动成绩方面,欧洲选手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选手曾一度垄断了世界纪录和世界最好成绩。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澳大利亚以6枚金牌的绝对优势改写了欧洲在奥运史上自行车运动的垄断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山地车越野运动出现于法国,并逐渐在欧洲流行。首次山地车赛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市举行的。1991年首次举行世界杯赛。19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又兴起一种新的自行车运动:小轮车。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建立了最早的小轮车组织。1981年4月国际小轮车联盟正式成立。1982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小轮车锦标赛。1993年小轮车正式成为自行车运动大家庭的一员。2003年12月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小轮车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奥运发展史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自行车项目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在奥运会发展的初期阶段,只有场地、公路两个分项的比赛。而且在小项的比赛距离和成绩统计上变化较大。在20世纪20~40年代,场地、公路自行车比赛设项都相对趋于规范;20世纪50年代之后,国际自盟对奥运会自行车比赛的项目设置、竞赛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同时,在奥运会上增设了赛事质量高、受观众喜爱的、比较成熟的竞赛项目,如:山地越野赛、小轮车项目。从奥运会自行车设项表中可以看到,当代奥运会自行车比赛既有传统项目,也有现代新兴项目,并且比赛项目和竞赛方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状况自行车运动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第1届全军运动会首次将自行车列为比赛项目。1959年我国自行设计并建成了第一座自行车赛车场——龙潭湖赛车场。从此,我国有了真正意义的场地自行车比赛。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成立于1963年,1979年加入国际自行车联盟。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科学训练,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运动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后,在悉尼奥运会上,姜翠华在500米计时赛中获得了铜牌,实现了我国自行车项目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2002年8月世界杯第五站比赛中,江永华以34.00秒的成绩打破500米计时赛的世界纪录;在雅典奥运会上又以34.12秒的成绩夺得500米计时赛的银牌。我国男子项目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自1994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加入亚洲自行车联合会以来,我国男队便失去在亚洲的优势。通过全国自行车界的努力和国际比赛的锻炼,我国男子自行车项目重整旗鼓,出现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公路个人计时赛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单独出发,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成绩优劣排名。该项目在奥运会的比赛距离:男子40~50公里、女子20~30公里。运动员在出发前15分钟到检录处报到,并检查比赛装备。由同一名裁判员扶车。比赛中,运动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领骑。在超越与被超越过程中,运动员不得进入对手左右2米,前后25米的空间。随队车辆也必须服从有关行车规定。如果运动员的车辆出现故障,可自行处理故障或由跟随的器材车进行处理。公路个人赛比赛通常选择路面有起伏和斜坡等各种地形变化的公路上进行。比赛时,运动员在起点线前集体出发,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进行排名。比赛距离通常为:男子220~250公里、女子100~140公里。运动员必须于赛前15分钟在集合地点进行签到。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进行一些帮助,如转借或者交换食物、饮料、工具和配件。但是,运动员之间禁止互相推行。如发生,取消比赛资格。比赛中行进的队车要遵守裁判员的指挥,只有得到裁判长的批准后,才能超越运动员队伍。运动员的赛车在比赛中如出现故障,可以从本队的器材车、公共器材车上或收容车上获得帮助。奥运会期间,修理或更换车轮或赛车等,也可在固定修车点上进行。补给区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只能由本队工作人员徒步完成。在赛程的前50公里和进入最后20公里后,不得进行补给。奥运会上,补给的时间和地点由国际自盟根据赛道情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赛道规格公路个人计时赛:一般选择路面比较平坦,整个赛道起伏较小的路段。赛道要安全,并有完好的路段标志。每隔5公里,要标明运动员所剩下的骑行距离。在上坡的路段,每公里都要有标志。比赛开始后,路段只能由运动员和尾随的器材车以及裁判车辆使用。在起点附近,组委会还必须提供一个至少800米长的环行路段,作为运动员的热身区域。如果赛道为双向行驶路段,赛道中央必须设置隔离带。转折点要放置转折标志。在比赛的起点线上要设置运动员出发台。出发台前方要放置倒计时钟提示运动员出发。所有运动员要根据预先排定的出发时间从出发台上起跑。终点线要设置电动计时压条或光电感应计时设备。终点处还应有三维终点摄像设备和电子显示屏。在起点处还应设有运动员休息准备区和检录、验车区域,以及裁判员工作区域。公路个人赛:比赛一般选择在有各种地形变化的赛道或在环行公路上进行。路面可有起伏和斜坡,路面宽度一般不能少于6米。起、终点路面的宽度不得少于8米。终点前至少有不短于500米的直道,终点线后的缓冲段有不短于100米的直道。起、终点可以设在同一地点。赛道上要设置固定的比赛指示标牌:从起点处开始标明0公里,50公里和最后的25,20,10,5,4,3,2公里。在距终点最后1公里处要有明显的红色标志。终点处要有“终点”字样的横幅。此外,还要标明以下距终点线的距离:500米,300米,200米,150米,100米和50米。如果比赛是在一个环形路段上进行,还要为运动员指示完成比赛的剩余圈数。如果选择环形赛道作为比赛路线,环行赛道的周长最短不得小于12公里。根据比赛距离和赛事的实际情况,在比赛赛道上可以设置补给区域。补给区的要求:有明确的标志标明补给区的开始和结束点,还要有足够长的距离以保证运动员能顺利地得到补给。在比赛的起点区域,还应设置运动员的出发签到区和车辆检查区域,以及裁判员工作区域。器材要求赛车的规格与要求:自行车全长不超过185厘米,宽度不超过50厘米,重量不少于6.8千克。车座长度应在24至30厘米之间,中轴与地面的距离应在24厘米与30厘米之间,自行车前后轮直径必须相同。车轮的直径:最大70厘米,最小55厘米。此外,场地自行车不能使用活飞轮、变速器和刹车装置。参赛装备:在比赛中,运动员要穿带袖的骑行服和短裤,可以是连体的。短裤的裤边应当在膝盖以上10厘米。在公路比赛中,运动员穿的风雨衣必须是透明的或符合该项目比赛的防雨服。运动员必须戴安全头盔。参赛标识及规格:通常号码布和号码牌要用白色底板,黑色字样。而且,字体、布底和车牌的大小,要符合规则的规定。 公路自行车赛的顶级赛事主要是三大自行车赛,分别是每年五月的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简称GIRO)、每年七月的环法自行车赛(简称Tour)以及每年九月的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简称Vuelta),但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的环法国公路自行车赛,始于1903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比赛一般在每年的七月举行,参加比赛的选手在23天的时间里,完成21个赛段。总骑行距离长达三千多千米,途中还要翻越高耸的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比赛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整个比赛路线沿途风景如画,选手们不时穿越一个个美丽的乡间小镇,而这一切正是环法自行车赛的魅力所在。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首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京赛),于2011年10月5日至9日在北京成功举行,该项赛事是与环法自行车赛同级别的国际自盟(UCI)最高级别赛事,也是国际自盟世界巡回赛在亚洲的唯一一站。 在赛事级别、参赛车手水平方面比肩环法、环西、环意三大赛。比赛分为5个赛段,途经北京市区和远郊区的9个区、县,比赛路线总长614.3公里。 该项比赛深受全世界众多自行车爱好者的热爱,包括目前中国领先的专业运动自行车品牌UCC,曾连续四年赞助并协助举办此项赛事。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UCC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于2008年创办,历经近8年的发展,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全国十余个城市举行了数十站比赛,车友参与达到数万人次。UCC联赛凭借着独具特色的赛道设计、周密严谨的组织保障和广泛传播的“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核心理念,赢得了全国各界车友的品质口碑。每年的UCC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中西安城墙赛都是万众瞩目的揭幕战。自创建之初就以明城墙为特色的UCC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西安站,已成为西安自行车文化的代表,不仅因为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经典地标,更因为独特城郭赛道而成就中国自行车赛事中唯一的“古典赛”。拥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墙上颠簸不平的赛道,对骑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独特的骑行体验。城墙赛岁月洗礼与古典模式的独特魅力,让越来越多的骑友充满期待,同样也是国内众多高手每年参赛的必选项。
1868年5月31日法国的圣克劳德公园举行了自行车比赛,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自行车比赛。1893年举行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1895年举行首届世界职业 场地赛 在赛车场进行。赛车场为椭圆盆形,跑道用硬木、水泥或沥青筑造,跑道周长分400米、250米和333.33米,其中333.33米为国际标准场地。跑道宽5~9米,弯道坡度25~45度。所用自行车应为7飞轮,不得安装变速装置和车闸。奥运会比赛项目有追逐赛、计时赛、计分赛、争先赛。
1868年5月31日法国的圣克劳德公园举行了自行车比赛,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自行车比赛。1893年举行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1895年举行首届世界职业 场地赛 在赛车场进行。赛车场为椭圆盆形,跑道用硬木、水泥或沥青筑造,跑道周长分400米、250米和333.33米,其中333.33米为国际标准场地。跑道宽5~9米,弯道坡度25~45度。所用自行车应为7飞轮,不得安装变速装置和车闸。奥运会比赛项目有追逐赛、计时赛、计分赛、争先赛。

【特车圈】开一辆SUV体验UCI 1级山路赛段 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除了飞盘和腰旗橄榄球,北京的骑行运动又火了。但你知道吗,全国难得一见的UCI 1级山路赛段就在北京西郊——妙峰山。 作者丨麦可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如果您的朋友圈里有几位热爱运动健身又喜欢追逐潮流热点的帅哥美女,那么今年您几乎一定能看到ta们晒出与公路自行车的合照。 既能挑战体能极限、饱览沿途美景,又有足够的空间钻研器材、搭配装备,公路自行车运动可以说集合了竞技、健身、时尚、极客等多重元素。 而在北京骑行圈里,永远绕不开的爬山胜地就是妙峰山——中国为数稀少的UCI(Union Cycliste Internationale国际自行车联合会)认证1级爬坡赛段。 作为中国境内唯一举办过UCI顶级赛事(环京赛)的路段之一,妙峰山赛段总长约21km,总爬升840米。其中前7km平均坡度4%,而后14km平均坡度则飙升到5.5%,最大坡度超过7%,是经过UCI认证的1级山路赛段。 除了坡度陡峭,妙峰山路段蜿蜒曲折,分布着大量回头弯和连续弯道,这也给除了自行车爱好者以外的其他赛车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娱乐场所。虽然因为安全考虑,妙峰山已经禁止摩托车爱好者进入,但依然吸引着无数关注的目光。 虽然摩托车已经骑不进妙峰山了,10月的北京也已经降温,不再适合自行车上山,但大师傅手头正好有一辆以操控灵活、底盘扎实见长的SUV,正好可以拉出去溜溜。 SUV VS 一级爬坡赛段,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呢?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请出这次的主角——广汽本田ZR-V致在。 ZR-V致在是广汽本田不久前刚刚上市的一款SUV车型,级别介乎于自家的缤智与皓影之间。通过厂家自身的宣传和海量的试驾报告,我们似乎都获得了一个近乎一致的评价——这辆SUV的底盘性能和弯道表现非常给力。 SUV弯道王?这种说法是否名副其实,妙峰山就是最好的试验田。 从海淀区杏石口路出发,大师傅给已经油箱见底的致在加了100块钱油,按照市价大概11升多一点。我们也看看结束这趟妙峰山之旅后,我们还能剩下多少。 从杏石口路出发,通过语音导航到妙峰山牌楼(妙峰山爬坡起点),途经四环路、阜石路、六环路和一小段山路,基本路况以城市快速路为主。大师傅也利用这段大概30km左右的路段简单体验了一下ZR-V致在的常规驾驶感受。 动力方面,ZR-V致在1.5T加CVT的表现基本符合产品定位,没有特别惊艳也完全不会拉胯。噪音控制这一块可以感受到强化的隔音玻璃确实起了作用,城市路段外界噪音被有效地隔绝在了车外。 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方面,ZR-V致在目前搭载的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系统及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 在仪表板中央,LED屏以图像实时动态显示目前道路路况,也可以区分不同车型。我们可以看到,当前路段限速也用模拟限速牌和红色限位符的方式分别标示于仪表板上方和车速表外圈。 车道保持功能可以通过实体按键切换成开启、关闭、提醒模式。如果系统识别到车道线是黄色实线(禁止穿越),偏航提醒功能似乎会自动强制开启,利用显眼的警示图标提醒驾驶员,并震动方向盘。 经过一段平平无奇的城市驾驶,大师傅终于抵达了妙峰山牌楼,开始进行期待已久的妙峰山1级爬坡赛段朝圣之旅。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直路不超速,弯道少减速,尽量让ZR-V致在在规则允许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贴近姿态极限。前7km缓坡,ZR-V致在表现没什么可说的,路面质感和转向回馈都比较准确且清晰地通过方向盘回传到驾驶员双手;而反过来,方向盘在直路也给驾驶员留下了一定的虚位空间,方便回正,避免过度反打。 进入后14km陡坡,不仅坡度明显提升,连续弯道和回头弯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个时候,ZR-V致在为人所称道的底盘功力终于得到了印证。 无论是长直道后的急弯,还是连续盲弯,在超规格的前悬面前都不是问题。因为采用了轿车级别的VGR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拥有了双齿轮助力,以及更高级别的前轮麦弗逊独立悬挂,ZR-V致在在转向灵敏度和精准度上直接向雅阁看齐。 除了获得雅阁同款转向和悬挂技术,ZR-V致在还应用了与型格相同的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构平台,这就意味着ZR-V致在同样拥有轻量化、高刚性、低重心、低惯性这样的赛道风格驾控体系。 上山下山一共42km左右的路段,ZR-V致在驾驶姿态始终保持稳定,同时在连续弯道下坡这种最考验底盘性能的工况下,车辆给驾驶员的信心是目前同级SUV十分罕见的,即使弯道中带一脚刹车也不会出现一般车辆常见的重心斜向偏移。 ZR-V致在在山路驾驶中给大师傅留下了超越期望的深刻印象。环法级别的崎岖爬山赛段对于这辆车来说毫无难度。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带油入弯、绕过弯心而不必借助对向车道,紧致扎实的悬挂绝不会让你有半分忐忑。 另外,得益于更高级别平台带来的优势,ZR-V致在前后轮距分别达到了1591mm和1640mm,让车辆在弯内获得了更有效的动态支撑。虽然轮距和轴距(2640mm)在同级产品中均排名前列,但ZR-V致在的最小转弯半径却只有5.2米,多少有一点神奇。 动力方面,1.5t 发动机对于只坐了大师傅一人的ZR-V致在来说,爬7%的坡道游刃有余,并且留有足够的超车余量。但如果在全负载状态,大师傅相信其表现会有一定的折扣。 而目前这套模拟换挡的CVT变速箱发挥还是相当优秀的。尤其是在下坡连续弯道中,油门刹车高频混用,ZR-V致在的变速箱适速灵活性和准确率都不错,没有出现收油闯档和转速憋高现象(无陡坡缓降)。 讲完了ZR-V致在的山路驾驶感受,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这款产品的本身。虽然新车上市并不久,但坊间测评已经相当多,常规方面的各类讲解可以说非常详尽了。大师傅就自己比较关注的几个方面再为大家多说几句。 最近总有人说ZR-V致在的前脸设计很像某丁,其实并不确切。如果你熟悉Honda的历史,一定知道S2000,如果你再找出S2000的图片和ZR-V致在放到一起对比,你就能知道这款SUV的前脸到底是从哪个胎里出来的。 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设计,是反光镜的后置式设计。与绝大多数SUV不同,ZR-V致在反光镜没有设计在A柱上,而是向后漂移了几寸,为A柱根部让出了一块很大的可视空间,这种设计一般比较多见于MPV等车型。 ZR-V致在的风挡清洁剂喷口被设置到了前雨刮龙骨上,避免了常规喷口容易被落叶、积尘遮挡的情况,很有实用意义。 俯身观察,ZR-V致在采用了保险杠一体式双侧双出排气,并且是实打实的真双出。另外,也是由于采用了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构平台,这款车的后悬也很“慷慨”地升级成了多连杆独立悬挂,这就与很多同级还在用扭力梁的竞品拉开了差距。 虽然18英寸轮毂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稀罕货,但广汽本田给ZR-V致在配了四条邓禄普的SP Sport Maxx 050,规格是225/55 R18。这也是型格的同款,除了规格稍有差异,性能基本保持了一致。 ZR-V致在外观设计基本突出了一个“润”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找到一条优美的弧线,这跟目前广汽本田旗下的SUV产品有着明显的差异。 内饰设计方面,除了结构上基本延续了本世代Honda家族式的平行构成形式,ZR-V致在采用了大量凸起的软性材质,也呼应了外观的那个“润”字。 
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除了飞盘和腰旗橄榄球,北京的骑行运动又火了。但你知道吗,全国难得一见的UCI 1级山路赛段就在北京西郊——妙峰山。 作者丨麦可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如果您的朋友圈里有几位热爱运动健身又喜欢追逐潮流热点的帅哥美女,那么今年您几乎一定能看到ta们晒出与公路自行车的合照。 既能挑战体能极限、饱览沿途美景,又有足够的空间钻研器材、搭配装备,公路自行车运动可以说集合了竞技、健身、时尚、极客等多重元素。 而在北京骑行圈里,永远绕不开的爬山胜地就是妙峰山——中国为数稀少的UCI(Union Cycliste Internationale国际自行车联合会)认证1级爬坡赛段。 作为中国境内唯一举办过UCI顶级赛事(环京赛)的路段之一,妙峰山赛段总长约21km,总爬升840米。其中前7km平均坡度4%,而后14km平均坡度则飙升到5.5%,最大坡度超过7%,是经过UCI认证的1级山路赛段。 除了坡度陡峭,妙峰山路段蜿蜒曲折,分布着大量回头弯和连续弯道,这也给除了自行车爱好者以外的其他赛车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娱乐场所。虽然因为安全考虑,妙峰山已经禁止摩托车爱好者进入,但依然吸引着无数关注的目光。 虽然摩托车已经骑不进妙峰山了,10月的北京也已经降温,不再适合自行车上山,但大师傅手头正好有一辆以操控灵活、底盘扎实见长的SUV,正好可以拉出去溜溜。 SUV VS 一级爬坡赛段,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呢?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请出这次的主角——广汽本田ZR-V致在。 ZR-V致在是广汽本田不久前刚刚上市的一款SUV车型,级别介乎于自家的缤智与皓影之间。通过厂家自身的宣传和海量的试驾报告,我们似乎都获得了一个近乎一致的评价——这辆SUV的底盘性能和弯道表现非常给力。 SUV弯道王?这种说法是否名副其实,妙峰山就是最好的试验田。 从海淀区杏石口路出发,大师傅给已经油箱见底的致在加了100块钱油,按照市价大概11升多一点。我们也看看结束这趟妙峰山之旅后,我们还能剩下多少。 从杏石口路出发,通过语音导航到妙峰山牌楼(妙峰山爬坡起点),途经四环路、阜石路、六环路和一小段山路,基本路况以城市快速路为主。大师傅也利用这段大概30km左右的路段简单体验了一下ZR-V致在的常规驾驶感受。 动力方面,ZR-V致在1.5T加CVT的表现基本符合产品定位,没有特别惊艳也完全不会拉胯。噪音控制这一块可以感受到强化的隔音玻璃确实起了作用,城市路段外界噪音被有效地隔绝在了车外。 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方面,ZR-V致在目前搭载的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系统及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 在仪表板中央,LED屏以图像实时动态显示目前道路路况,也可以区分不同车型。我们可以看到,当前路段限速也用模拟限速牌和红色限位符的方式分别标示于仪表板上方和车速表外圈。 车道保持功能可以通过实体按键切换成开启、关闭、提醒模式。如果系统识别到车道线是黄色实线(禁止穿越),偏航提醒功能似乎会自动强制开启,利用显眼的警示图标提醒驾驶员,并震动方向盘。 经过一段平平无奇的城市驾驶,大师傅终于抵达了妙峰山牌楼,开始进行期待已久的妙峰山1级爬坡赛段朝圣之旅。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直路不超速,弯道少减速,尽量让ZR-V致在在规则允许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贴近姿态极限。前7km缓坡,ZR-V致在表现没什么可说的,路面质感和转向回馈都比较准确且清晰地通过方向盘回传到驾驶员双手;而反过来,方向盘在直路也给驾驶员留下了一定的虚位空间,方便回正,避免过度反打。 进入后14km陡坡,不仅坡度明显提升,连续弯道和回头弯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个时候,ZR-V致在为人所称道的底盘功力终于得到了印证。 无论是长直道后的急弯,还是连续盲弯,在超规格的前悬面前都不是问题。因为采用了轿车级别的VGR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拥有了双齿轮助力,以及更高级别的前轮麦弗逊独立悬挂,ZR-V致在在转向灵敏度和精准度上直接向雅阁看齐。 除了获得雅阁同款转向和悬挂技术,ZR-V致在还应用了与型格相同的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构平台,这就意味着ZR-V致在同样拥有轻量化、高刚性、低重心、低惯性这样的赛道风格驾控体系。 上山下山一共42km左右的路段,ZR-V致在驾驶姿态始终保持稳定,同时在连续弯道下坡这种最考验底盘性能的工况下,车辆给驾驶员的信心是目前同级SUV十分罕见的,即使弯道中带一脚刹车也不会出现一般车辆常见的重心斜向偏移。 ZR-V致在在山路驾驶中给大师傅留下了超越期望的深刻印象。环法级别的崎岖爬山赛段对于这辆车来说毫无难度。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带油入弯、绕过弯心而不必借助对向车道,紧致扎实的悬挂绝不会让你有半分忐忑。 另外,得益于更高级别平台带来的优势,ZR-V致在前后轮距分别达到了1591mm和1640mm,让车辆在弯内获得了更有效的动态支撑。虽然轮距和轴距(2640mm)在同级产品中均排名前列,但ZR-V致在的最小转弯半径却只有5.2米,多少有一点神奇。 动力方面,1.5t 发动机对于只坐了大师傅一人的ZR-V致在来说,爬7%的坡道游刃有余,并且留有足够的超车余量。但如果在全负载状态,大师傅相信其表现会有一定的折扣。 而目前这套模拟换挡的CVT变速箱发挥还是相当优秀的。尤其是在下坡连续弯道中,油门刹车高频混用,ZR-V致在的变速箱适速灵活性和准确率都不错,没有出现收油闯档和转速憋高现象(无陡坡缓降)。 讲完了ZR-V致在的山路驾驶感受,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这款产品的本身。虽然新车上市并不久,但坊间测评已经相当多,常规方面的各类讲解可以说非常详尽了。大师傅就自己比较关注的几个方面再为大家多说几句。 最近总有人说ZR-V致在的前脸设计很像某丁,其实并不确切。如果你熟悉Honda的历史,一定知道S2000,如果你再找出S2000的图片和ZR-V致在放到一起对比,你就能知道这款SUV的前脸到底是从哪个胎里出来的。 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设计,是反光镜的后置式设计。与绝大多数SUV不同,ZR-V致在反光镜没有设计在A柱上,而是向后漂移了几寸,为A柱根部让出了一块很大的可视空间,这种设计一般比较多见于MPV等车型。 ZR-V致在的风挡清洁剂喷口被设置到了前雨刮龙骨上,避免了常规喷口容易被落叶、积尘遮挡的情况,很有实用意义。 俯身观察,ZR-V致在采用了保险杠一体式双侧双出排气,并且是实打实的真双出。另外,也是由于采用了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构平台,这款车的后悬也很“慷慨”地升级成了多连杆独立悬挂,这就与很多同级还在用扭力梁的竞品拉开了差距。 虽然18英寸轮毂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稀罕货,但广汽本田给ZR-V致在配了四条邓禄普的SP Sport Maxx 050,规格是225/55 R18。这也是型格的同款,除了规格稍有差异,性能基本保持了一致。 ZR-V致在外观设计基本突出了一个“润”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找到一条优美的弧线,这跟目前广汽本田旗下的SUV产品有着明显的差异。 内饰设计方面,除了结构上基本延续了本世代Honda家族式的平行构成形式,ZR-V致在采用了大量凸起的软性材质,也呼应了外观的那个“润”字。

第一届环京赛什么时候开始?首届环京赛将于10月5日到9日举行,此次比赛的参赛队伍为国际自盟18支职业车队和中国国家队,共有152位车手参加。
楼主你好,在2011年10月5日到10月9日举行,将有世界上18支顶级的职业车队和中国车队参加,共152位参赛者。望采纳~(*^__^*)

首届环京赛将于10月5日到9日举行,此次比赛的参赛队伍为国际自盟18支职业车队和中国国家队,共有152位车手参加。
楼主你好,在2011年10月5日到10月9日举行,将有世界上18支顶级的职业车队和中国车队参加,共152位参赛者。望采纳~(*^__^*)
楼主你好,在2011年10月5日到10月9日举行,将有世界上18支顶级的职业车队和中国车队参加,共152位参赛者。望采纳~(*^__^*)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